首页>热门攻略>北京宫灯——特色京味手工艺品

北京宫灯——特色京味手工艺品

时间:2024-09-19 04:13来源:编辑

北京宫灯

北京宫灯的基本介绍

北京宫灯是久负盛名的传统手工艺品,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。每年“上元灯节”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灯火辉煌,展现出“灯市千光照,花焰万枝开”的壮观景象。节日里常用的红纱灯,以及主要生产的绢画灯,都带有浓郁的宫廷气息。过去,这些宫灯和纱灯大多用于宫廷。

全国各地的宫灯艺人都汇集在北京,形成了以宫纱灯为主的传统特色工艺。同时,北京的民间灯彩制作也极为精美,灯市口曾一度成为灯市的繁华之地。清朝末期,北京宫灯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牌。

北京宫灯的产品特点有哪些?

北京宫灯制作工艺精湛,用料考究,框架通常采用竹子、红木、檀木、花梨木等材料捆扎而成。外层绷以彩绘纱绢,下垂流苏,口饰金边,显得十分华丽端庄。它们不仅具备照明的实用性,还兼具装饰与观赏的价值。

北京宫灯选用优质材料,框架一般用红木、檀木、花梨木等贵重木材精制而成,并配以彩绘玻璃丝纱绢装饰,尽显典雅华贵。红纱灯则以金色云朵和流苏点缀,显得格外艳丽端庄。每当吉日良辰,华灯高悬,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。

北京宫灯的历史是如何起源的?

宫灯,顾名思义,是宫廷中的灯具,因其雍容华贵、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遐迩。

1279年,宋元之间的崖门海战导致南宋灭亡。战后,宫廷艺人和御师流落至江门一带。此后,汉人在元宵、中秋等节日张挂花灯,寄托怀念之情。这种风俗逐渐传遍全国,甚至影响到海外。

南宋时期,流落到江门新会的李姓宫灯御师及其后代一直从事宫灯制作。大约在光绪年间,其后人李希焱在江门开设了宫灯瓷业行。1902年,江门成为通商口岸,商业日益繁荣,对外交往增多,宫灯行业也随之兴旺。1930年,李希焱的儿子李发继承祖业,使流传下来的宫灯重新焕发光彩。20世纪40年代中期,李发的夫人出身于印刷世家,担心内战会导致文化遗产的流失,遂赴北京,用两年时间在故宫紫禁城中描绘宫廷饰物,并加以记录。40年代后期,李发将生意转移至香港,并根据夫人的描绘图案改进设计,制成现代宫灯。1949年,他获得了英国结构专利证书,这是中国照明工业史上的首个专利。

北京宫灯

返回顶部